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古诗原文及赏析

每当我们离开故乡,奔波在外,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。或许是思念,或许是眷恋,抑或是无法割舍的牵挂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他的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中,就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,表达了他回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。这首诗不仅揭示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,也反映了时光变迁带来的无奈与感慨。那么,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古诗究竟是怎样的呢?它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深刻的启示呢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,细细品味。

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古诗原文及赏析-小点AI

一、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古诗原文

首先,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:

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

贺知章
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
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贺知章回到故乡时的心境。他所表达的不仅是自己回归故土的情感,还有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怀念。通过四句诗,贺知章展示了离愁别绪、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层次,文字简洁却情感丰富。

二、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古诗的赏析

我们可以从这首诗的几个方面来细细赏析。诗人用简单的语言,通过细腻的描写,传达出浓烈的乡愁与离愁。

  • 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
这两句勾画了一个萧瑟的秋景,戍鼓声响,意味着边疆的战乱。‘断人行’点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离别,而‘边秋一雁声’则带有孤独感,远处的孤雁飞翔,仿佛呼应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远离故土的情感。

  • 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
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。‘露从今夜白’传达的是时节的变化,秋夜的露水开始泛白。而‘月是故乡明’则是一种极具情感色彩的表达,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,点出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。月亮在远方依旧那么明亮,但与故乡的月亮比起来,它显得那么陌生而冷清。

  • 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
这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深处的孤单与无助。离乡多年,弟弟们早已各自分散,自己再也无法感受到那种‘家’的温暖。‘无家问死生’则透露出一种人生无依的无奈与孤独,暗示着故乡已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地方,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疏远。

  • 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
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回乡后,寄送给亲人的书信总是无法送达,‘长不达’透露出一种联系不畅的无奈,而‘未休兵’则说明家乡的动荡仍未平息,自己虽然回到故乡,但仍然不能彻底放下心中的不安。

三、从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看贺知章的情感表达

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展现了贺知章深深的思乡情感。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,他的诗常常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为特点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牵挂,也能理解他在故乡与外界之间的情感拉扯。特别是在现代社会,许多人都面临着离乡工作的局面,而这种思乡之情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。无论你身在何方,回到故乡的那一刻,心中涌现的都是对家乡与亲人的浓浓思念。

四、总结:思乡之情的永恒主题

通过《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》这首诗,我们不仅领略了唐代诗人的才华,还深入理解了‘思乡’这一永恒的主题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离乡与思乡始终是人类情感中最为常见而深沉的部分。我们每个人,或许都有过那种回望故乡的情感,或许都有过‘月是故乡明’的深切感悟。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呈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离愁别绪,但它的情感依然穿越时空,触动着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人。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情感,不妨在评论区与我分享,让我们一起谈论故乡的故事。